Android打包流程
以下总结记录,内容多摘自参考链接,谨供个人学习备忘。
APK中的文件
一个APK解压缩后,会得到下面的这些文件:
apk包内容包括:
- classes.dex…
- resources.arsc
- assets
- res
- AndroidManifest.xml
- META-INF
打包流程
整体的流程
官网提供的详细流程图
可以将整个打包过程概括为以下几步:
aapt工具编译res资源文件,把大部分xml文件编译成二进制文件(图片文件除外),同时生成R.Java文件和resources.arsc文件,里面保存了资源的ID和在APK中的路径。
如果项目中有使用AIDL,那么就会把.aidl文件编译成.java文件。
将所有.java文件(包括R文件和AIDL生成的.java文件),通过javac工具生成class文件。
将生成的.class文件和第三方库的.class文件通过dx工具生成classes.dex文件(如果有分包,那么可能有多个)。
第1步中的资源文件、dex文件和第三方的非java资源包(.so),通过apkbuilder工具生成未签名的apk包。
签名,jarsigner工具,如果是debug模式用默认签名,release模式用开发者的签名。
对齐,通过zipalign工具对apk中的未压缩资源(图片、视频)进行“对齐操作”,让资源按4字节的边界进行对齐,使得资源访问速度更快。(优化思想类似于内存对齐,可以参看官网说明)。
AAPT处理res资源文件
aapt工具编译res资源文件,把大部分xml文件编译成二进制文件,同时生成R.Java文件和resources.arsc文件,里面保存了资源的ID和在APK中的路径。
aapt处理res下的文件的时候,res中图片和raw文件下内容保持原样,res中其他xml文件内容均转化为二进制形式;assets文件内容保持原样。
res中的文件会被映射到R.java文件中,访问的时候直接使用资源ID即R.id.filename;assets文件夹下的文件不会被映射到R.java中,访问的时候需要AssetManager类。
Android是如何通过R文件引用到真正的资源文件
aapt工具对于每个资源文件生成了唯一的ID,这些ID保存在R.java文件中。如下是R.java文件的内容:
1 | public final class R { |
资源ID是一个4字节的无符号整数,在R.java文件中用16进制表示。其中,最高的1字节表示Package ID,次高1个字节表示Type ID,最低2字节表示Entry ID。
只有一个ID如何能引用到实际资源呢?实际上aapt工具还生成了一个文件resources.arsc,相当于一个资源索引表,或者你理解成一个map也行,map的key是资源ID,value是资源在apk文件中的路径。resources.arsc里面还有其他信息,这个就不多说了。
通过R.java文件和resources.arsc配合,就能引用到实际的资源文件。
为什么要把xml文件编译成二进制文件
xml里面都是各种字符,不利于快速遍历。编译成二进制文件,用数字替换各种符号,一方面能快速访问,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大小。
对齐处理
这一步需要使用的工具为zipalign,它位于android-sdk\tools目录,源码位于android系统源码的build\tools\zipalign目录,它的主要工作是将apk包进行对齐处理,使apk包中的所有资源文件距离文件起始偏移为4字节整数倍,这样通过内存映射访问apk文件时速度会更快。
为什么要进行对齐,这是为了加快资源的访问速度。如果每个资源的开始位置都是上一个资源之后的4xn字节,那么访问下一个资源就不用遍历,直接跳到4xn字节处判断是不是一个新的资源即可。如果举例子,那么对齐有点类似于资源数组化,数组的访问速度当然比链表快。
最后附录一张详细的打包过程图:
参考链接:
Android打包系列——打包流程梳理(这篇文章的系列文章中介绍了自动化打包的一些知识)
android Apk打包过程概述_android是如何打包apk的(这篇文章介绍的比较详细)